|
1、本课程是具有百年传承的品牌课程 |
1911年我校商科开设了本课程,是我国最早开设会计课程传播西方现代会计方法的院校之一,先后有四位校领导和我国著名会计教育学家刘炳炎教授主讲并主持了课程建设。百年来有近10万学生修读了本课程,为我国商业经济发展和浙江省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精通商科、善于理财的高级商业人才。理财家章乃器(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新中国首任粮食部部长)、经济学家骆耕漠(原新四军财经部部长,原国家计委副主任)等老一辈财经大师和谢志华(现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陈信元(现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陆正飞(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书记)等中青年会计学家在本课程受到了良好的会计启蒙教育。课程历史悠久,传承厚重,成绩斐然。
|
2、课程受益面更广 |
由于学校具有鲜明的商科特色,且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贴近非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重视非会计学生的会计应用能力,课程教学质量在学生中有很高的美誉度,有大量学生选修、旁听本课程,各专业主动开设本课程。在我校,除了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专业按教育部教指委要求开设了本课程外,理、工、文、法类和其他经管类专业共21个本科专业开设了本课程。仅2009年就有约3500名学生修读了本课程,课程受益面更广。
|
3、复合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的会计教学模式富有成效 |
与重点大学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我校是商科特色鲜明的浙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商科人才。近年来,课程组立足于为培养复合应用型商科人才开展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采用启发式、案例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构建了“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会计到用会计”会计教学互动模式、实施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结合的“4+1”考试模式,构筑了面向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五大“会计立交桥”。近三年来,我校有120名非会计学生正在辅修会计专业,有122名学生正攻读会计双学位,有153名优秀的非会计学生经考核转入会计专业学习,非会计专业每年都有40名左右的学生考取国内外名校会计研究生继续深造会计。近三年来先后有有201名非会计学生应用所学会计知识获得浙江省财会信息化大赛省级奖励和“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省级以上奖励。
面向非会计专业构筑的会计立交桥在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精通专业,又善于理财,知识复合,视野宽阔,在市场经济中具有竞争优势,1993年以来我校非会计毕业生中仅在浙江就有85名成长为财务总监。我校的管理型财会人才已经成为人才品牌,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在浙江省总会计师会议上所说的“要财务,找商大”,已得到浙江企业广泛认同。
|
4、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成果得到了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
2005年,课程组参与的一般院校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课程组主持的“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非会计专业财会教学改革”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以本模式为基础推广的“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在2007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5、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具有示范性 |
同时,课程组按“五个一流”标准开展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质量工程”项目2项,省部级教改与建设项目9项,公开发表教学论文15篇(其中一级期刊论文5篇),公开出版教材14本(其中省重点教材4本)。先后获得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省级教学名师(2009年)、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省级重点教材(200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5年)和省级教学成果奖(2009年)等奖励。
总之,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课程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培养精通专业、善于理财的复合应用型商科人才方面在全国地方高校处于领先水平,具有示范性,符合国家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的条件。